校友簡介:
李時平,15級國貿專業,畢業後參與美麗中國項目在潮州市東二學校擔任支教老師,負責語文科目的教學,目前是該校四年級三班的班主任,帶領班級獲得文明中隊評比流動紅旗榮譽。
關于選擇
Q1:畢業後選擇當支教老師的廣金學子應該說是鳳毛麟角的,請問師姐當初是為何選擇支教呢?
這個問題我确實被問到了很多次,這或許是一個不安分的選擇,但對我來說是一個不需猶豫的選擇。大一進廣金,決心不進銀行;大三實習行政崗,決心拒絕機械的工作;大二到大四都實習過新媒體,決心不進寫字樓,萌生了想從事“善意”的工作想法。因此抱着“想善意地工作,想有價值”信念,“支教”成為了我不二的選擇。我是絕對要跟着心走的人,可能會忐忑,但決不會退縮。
Q2:再回顧大學生涯,師姐對大學生的職業選擇及規劃有什麼建議?
假如既沒方向,又不了解自己的優劣和喜惡,我建議一邊提高自尊感,一邊多嘗試;假如覺得适合自己的崗位不多,自己是被選擇的乙方,那麼請記住:畢業生和公司是雙向選擇的,請帶着自己的能力、需求去投崗位,即“找合适的鞋子,而不是讓腳合鞋子大小”。
采訪過程中,師姐身旁的支教隊友劉雨琦老師也給出自己的建議:“在嘗試的過程中,不一定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但是可以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如此進行排雷選擇,這樣的嘗試也是有意義的。不要抱着第一份工作就幹一輩子的心态找工作,把期望降低一點,會減少些迷茫和壓力。”
關于支教
Q3:請問支教的生活是怎麼樣呢?給你帶來了什麼改變?
其實我是相對幸運的,被分配來到了這一所教學設施條件都發展得不錯的學校,這一方面得益于校長陳益平的治理,一方面也獲得了政府的支持得以發展,因此在這裡我生活得很快樂,體驗到了從未有過的心靈慰籍。
給我帶來的改變非常多,每個改變都是安靜而深刻的。以前整個大學的生活挺虛度又麻木的,現在都過得充實又忙碌,甚至還羨慕996呢!每天和孩子在一起,孩子一笑,我的心都化了,内心充滿了幸福感。其次就是支教的過程讓我找到了自己的價值,變得更自信了。我來支教的初衷,就是“找價值”,孩子因我而變得愛學習、愛看書、更開朗、更自信時,我的價值感就在發光!最重要的是,我明确了自己以後的方向,不是“隻能從事教育”,而是“非教育不可”!
Q4:教學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又是怎麼解決的呢?
有的時候孩子們之間會發生矛盾,一般遇到這種情況,我會選擇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照顧情緒的同時降低了對孩子的心理傷害。而面對其他複雜的情況,我設置了一個調節飛輪,裡面的選項大緻有:蝴蝶擁抱、安靜、道歉、積極暫停等,我會讓他們自己選擇方式進行調節,同時通過正面管教情感臉譜讓他們更加積極進行正面表達,袒露直面内心情感。而這些很多也是美麗中國項目培訓我作為合格支教的内容。
Q5:如果有師弟師妹也想參與美麗中國支教,你會對他們說什麼?
美麗中國是一個非常專業的支教機構,是全國透明度最高的北京立德未來助學公益基金會下設的教育非營利項目。他們事先都會經過選拔、培訓、試課等一系列很嚴謹的流程,最終才分配到指定的支教地區,有的可能是在條件不好的山裡等地方,也有的可能是在鄉鎮條件比較完善的地方,相應的教學任務也會有所不同,支教過程中也會有專業人員對你的教學水平進行評估反饋。
但是我必須指出一點:支教重在教,不要認為支教就是無私奉獻,從而把支教當作道德的制高點,這其實僅是一份工作。我們希望找到真正合适的人與我們同行,真正帶給孩子知識以及不一樣的體驗,不然最終耽誤的還是孩子。同樣的,支教所帶來的物質回報較低,選擇這條路也要考慮好是否符号你的預期,但是從我個人角度來看,支教帶給我的是無與倫比的幸福感和滿足感,我認為這段工作經曆是很值得且很難忘的。
采訪結束,已是落日時分,望着時平師姐與學生交談所流露出的笑容,不知不覺也感染了我們,内心一股暖流湧出。支教,不再是從前心中閃着神聖光芒的殿堂,而是一群有情懷有夢想的人,帶着最簡單的行李和最豐盛的自己在世間行走,育人,遇自己。
撰寫人: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