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徽
博學•善技•厚德•笃行
院訓
學院簡介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共有教職工103人,其中專任教師94人。另有外聘行業教師10多人。75%以上的專任教師具有博士學位,20%的專任教師有海外留學或學術訪問經曆。專任教師中有教授17人、副教授30人、雙師型教師29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13人。學院教學工作緊緊圍繞培養“學以緻用、知行合一”的高水平行業應用型人才,緊扣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積極推進新文科建設,大力加強專業建設,強化經濟學專業的金融特色和國際貿易、國際商務專業的跨境電商特色,持續推進課程創新,形成了較完善的“實踐教學基地+實驗室+行業導師進課堂”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專業設立
國際經濟與貿易
——廣東省一流本科專業
培養目标
本專業旨在培養适應21世紀全球化、我國數字經濟時代及粵港澳大灣區外經貿發展新形勢,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道德修養,系統掌握經濟與貿易類專業基礎理論及基本技能,具備外經貿業務素質過硬所具備的金融知識、溝通協調能力良好、跨文化交際能力較強、創新創業思維活躍的高質量、高素質的複合型應用人才。
主要課程
主要學科基礎課程: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金融學、會計學原理、管理學原理、統計學原理、财政學、計量經濟學等。
主要專業課程:國際貿易學、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單證實務、跨境電子商務理論與實務、外貿英文函電、外貿英語口語、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國際商務談判與溝通、國際服務貿易、數字貿易等。
就業方向
銀行、證券公司與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具有對外經濟或貿易職能部門的事業單位;國際物流、運輸代理、報關退稅、國際結算、信用擔保等跨境電商或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在對外經濟與貿易領域自主創業;攻讀國内外相關學科碩士學位。
經濟學
——廣東省一流本科專業
培養目标
本專業立足數字經濟國家戰略以及粵港澳大灣區新發展格局對高質素經濟學類人才需求,聚焦經濟數字化改革與轉型實際需要,旨在培養既有良好思想品德和道德修養,又有紮實經濟學理論功底、較強經濟分析實踐能力以及熟練使用現代信息技術解決新經濟問題的高素質應用型、複合型和創新型人才。
主要課程
主要學科基礎課程: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金融學、會計學原理、管理學原理、統計學原理、财政學、計量經濟學等。
主要專業課程:經濟思想史、世界經濟史、《資本論》選讀、發展經濟學、制度經濟學、宏觀經濟分析、經濟史、Python與經濟數據分析、經濟計量與stata應用、經濟預測與決策、博弈論、經濟學論文寫作。
就業方向
銀行、證券公司與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工商企業及事業單位;政府經濟管理部門與政策研究部門等;在經濟領域自主創業;攻讀國内外相關學科碩士學位。
經濟與金融
培養目标
立足數字經濟國家戰略以及粵港澳大灣區新發展格局對高素質經濟金融類人才需求,聚焦經濟與金融領域數字化改革與轉型實際需要,經濟與金融專業旨在培養既有良好思想品德和道德修養,又有紮實經濟學理論功底和金融專業知識以及能熟練使用現代信息技術解決新金融問題的高素質應用型、複合型和創新型人才。
主要課程
主要學科基礎課程: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金融學、會計學原理、管理學原理、統計學原理、财政學、計量經濟學等。
主要專業課程:公司金融、金融市場學、産業經濟學、投資學、金融衍生工具、區塊鍊原理、數字金融前沿、互聯網金融專題、行為金融學、财富管理、上市公司運營案例、經濟金融分析與Python實現。
就業方向
銀行、證券公司與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投資基金及管理咨詢公司等企業和事業單位;政府經濟管理部門與政策研究部門等;在經濟與金融領域自主創業;攻讀國内外相關學科碩士學位。
國際商務
培養目标
本專業立足廣東、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培養适應新發展階段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需要、具有全球商務視野與家國情懷、具備紮實國際商務理論和專業知識及技能、能夠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金融企業、電商企業、外資公司、政府機構等工作的财經類應用型、國際型人才。
主要課程
主要學科基礎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原理、會計學原理、經濟法、統計學、計量經濟學、市場營銷。
主要專業課程:國際商務、國際商務溝通、國際商法、商業倫理、國際貿易學、國際貿易地理、國際市場營銷、跨境電子商務理論與實務、财務管理學、戰略管理、國際貿易單證實務、跨境電商綜合模拟實訓。
就業方向
跨國公司、跨境電商或外貿綜合服務企業;銀行、證券公司及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及政府機構;投資基金及管理咨詢公司等企業和事業單位;在國内外商務領域自主創業;攻讀國内外相關學科碩士學位。
金融科技
培養目标
本專業立足數字經濟國家戰略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格局,旨在培養具備宏觀視野、科學精神和家國情懷,系統掌握金融學、數據科學、人工智能技術、雲計算等多學科交叉知識,全面了解金融科技行業發展的基礎邏輯,嵌入大數據思維,熟練掌握金融科技工具,熟悉金融科技場景和人工智能算法,具有較強的跨學科交叉高階職業能力和創新精神,擁有解決不同金融科技場景下金融行業科技應用問題能力的跨學科、複合型金融精英人才。
主要課程
主要學科基礎課程: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金融學、會計學原理、管理學原理、統計學原理、财政學、計量經濟學等。
主要專業課程:Python數據分析、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原理、國家金融學、金融大數據分析、量化投資、金融風險管理、金融衍生工具、區塊鍊原理、金融監管科技、數據科學創新實驗、智慧銀行實驗、智能投顧實驗等。
就業方向
銀行、證券公司及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金融科技企業、投資基金及管理咨詢公司等;金融監管機構及相關企事業單位;在金融及科技領域從事自主創業;攻讀相關學科的碩士研究生。
名師風采

卿前龍
經濟學博士、教授。北京大學人文地理學博士後,廣東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院長,太阳成集团tyc234cc休閑産業與高端服務業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休閑産業與旅遊、服務經濟,主持過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基金、中國博士後基金、廣東省自然基金、廣東省社科基金、廣東省高層次人才基金等多個項目的研究,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在《自然辯證法研究》《經濟學家》《國外社會科學》《旅遊學刊》《經濟評論》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出版專著和教材(副主編)各1部。兼任廣東省第三産業研究會常務理事、廣東省社科基金評審專家、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審專家、《旅遊學刊》等刊物匿名審稿專家。曾就《國民旅遊休閑綱要(2013-2020》的制定、中國旅遊日的設立、國民出境旅遊、中國“紅色旅遊”等重大問題多次接受國家旅遊研究院、新華社和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的咨詢或采訪。

李文秀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副院長,武漢大學博士、中山大學和中國社科院博士後、經濟學教授、碩士生導師,曾赴亞利桑那州州立大學訪學,先後入選廣東省優秀青年教師培養對象、廣東省“千百十工程”校級培養對象,被聘為“廣東省物流與供應鍊管理學會副會長”、“廣東省技術經濟和管理現代化研究會副常務理事長”、 “廣州歐美同學會常務理事”,“廣東服務貿易可持續發展研究基地”(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主任和“創新與産業發展”(省級創新研究團隊)研究團隊負責人,國際經濟與貿易省級一流專業負責人。
主持國家自科面上項目2項、國家自科青年項目1項,國家社科重大課題子課題和教育部重大課題子課題各1 項,國家博士後基金特别資助和面上項目各1 項,省級課題8項,承擔地方政府委托課題10 多項,參與全國各地政府課題30 多項。在《中國工業經濟》、《财貿經濟》、《中國軟科學》、《國際貿易問題》等國内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經濟貿易類論文近60 篇,2 篇獲商務部優秀成果獎,1 篇獲中國服務貿易協會論文三等獎;5篇咨詢報告獲得政府部門采納、1 篇獲得企業采納,出版專著2本。

傅耀
經濟學博士,教授,兼任中華外國經濟思想研究會理事、廣東省經濟學會理事、廣東省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理事、廣東《資本論》研究會理事。在《國外社會科學》、《學術月刊》、《社會科學》、《經濟評論》、《武漢大學學報》、《海派經濟學論壇》等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其中有的被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編的《整合與拓展——社會科學篇》(論文集)全文收錄,有的被上海社科院出版的《國外社會科學前沿》(論文集)全文收錄。有的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轉載,多篇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理論經濟學》、《國民經濟學》全文轉載。參與國家學術出版基金重點項目《新編經濟思想史》第九卷的撰寫工作,出版學術專著《西方經濟學方法論的演變》,參與翻譯亨特:《經濟思想史:一種批判性的視角》,參編“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經濟思想史》的撰寫工作。參與和主持完成省部級、地市級課題多項。

孔欣
孔欣,男,教授。主要從事國際商務專業的教學及研究工作。主要講授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國際貿易、國際金融、金融學、國際經濟學、投資銀行學等課程。兼任中國技術經濟研究會會員、廣東省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廣東新興經濟體研究會常務理事等社會職務,省高等學校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專家組成員、廣東省财政廳與國資委專家庫咨詢專家。主持和參與教育部、省社科基金項目等12項;先後在金融時報、光明日報(理論版)、财政與稅務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60餘篇;出版專著2部,主編教材6部;先後獲得“省教委人文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等獎項10餘項。

蓋翊中
蓋翊中,經濟學博士,教授,太阳成集团tyc234cc産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業經濟學會理事,廣東省發改委、廣東省工信廳專家庫專家,法國馬賽三大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應用經濟學系訪問學者。在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50多篇,近5年橫向科研經費逾60萬元,承擔國家及省市廳級課題二十餘項,長期主編廣東省發改委内部雜志《海外經濟信息及政策》。研究報告《廣東省行業協會商會發展研究報告》及《廣東省商業模式創新的理論與實踐》分别獲得時任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和汪洋的批示。近年為研究生及本科生主講的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雙語)、産業經濟學、制度經濟學等,多次獲得教學及科研獎勵。

餘惠芬
餘惠芬,湖北武漢人,中南财經政法大學經濟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曾赴英國劍橋大學和美國聖安布魯斯大學交流訪學。長期從事政治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及制度經濟學的教學與研究。先後在《中國工業經濟》、《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光明日報》理論版、《江漢論壇》等重要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曾主持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并參與國家社科、國家自科的科研項目研究。獲省級優秀社科成果獎1項。近年來,主講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含雙語)、《西方經濟學流派》、《政治經濟學》、《資本論》選讀;主持廣東省教學團隊項目《廣東省政治經濟學教學團隊》;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性别工資差異的現實邏輯及其中國微觀樣本研究》。

祝佳
祝佳,女,江西樟樹人,經濟學教授,碩士生導師,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世界經濟博士,現就職于太阳成集团tyc234cc經濟與貿易學院、并擔任太阳成集团tyc234cc行為金融與區域實驗室副主任。廣東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培養對象,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
長期從事世界經濟與區域金融、區域産業發展方面的研究。獨立承擔國家級項目1項和省部級、廳局級科研項目10項,合作參與并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20餘項,出版學術著作1本,參編3本;獲政府成果獎1項,多篇研究報告獲省市級領導批複;在《管理世界》、《中國軟科學》、《武漢大學學報》等國内外權威和核心刊物上(EI源刊、CSSCI)發表關于世界經濟、國際貿易與投資、産業經濟等方面論文40篇,主要從事國際金融、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實務、國際貿易、國際服務貿易、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等經濟類課程的教學工作。
2008年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世界經濟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經濟學博士學位;2007年1-12月法國巴黎三大訪問學者;2005年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原商學院)世界經濟專業研究生畢業,經濟學碩士學位;2001年武漢大學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畢業并輔修法語雙學位,經濟學和語言文學雙學士學位。

劉豔
女,經濟學博士,教授,主要從事國際貿易和服務經濟等方面的研究。在《中國軟科學》、《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中南财經政法大學學報》、《産業經濟研究》、《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當代财經》等國内外核心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學科共建項目各1項。

張玲
博士,金融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養老金融與行為金融、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
目前,擔任太阳成集团tyc234cc金融科技系主任,廣東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廣東區域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廣東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任中國現場統計研究會風險管理與精算分會常務理事、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量化金融與保險分會理事、中國管理科學與工程學會金融計量與風險管理研究會理事、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管理與決策科學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金融科技與算法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運籌學會理事;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
在《Insurance: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Journal of Economic Interaction and Coordination》、《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以及《運籌與管理》等國内外權威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長期擔任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Quantitative Finance等經濟金融學權威學術期刊評審專家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研究基金的評審專家。

梁濤
現任職于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教授。主講包括微觀經濟學,博弈論,宏觀經濟分析,公司理财等多門課程。兼任廣東省科技廳評審專家和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專家庫專家。主持國家社科一般項目《人民币國際化背景下中國跨境資本流動風險監測、預警和監管研究》(17BJY197);主持并完成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人民币國際化背景下中國跨境資本流動突停風險與應對策略研究 (2017A030313418)》;廣東省社科項目《強勢美元周期下新興經濟體國際資本流動突停風險與我國的應對研究(GD16CYJ07)》和《基于金融消費者保護視角的衍生工具交易後風險與監管問題的研究(GD12CYJ05)》;廣州市社科規劃項目《廣東科技企業跨越TBT的理論與應對策略——基于政府規制的視角(09B41)》廣東省教育廳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基于案例教學的博弈論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461)》。

陳柏福
陳柏福,男,畢業于湖南大學國際貿易學專業,獲經濟學博士學位,山東大學理論經濟學博士後(出站)。現為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教授、碩士生導師,太阳成集团tyc234cc文化經濟研究中心主任。《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期刊匿名審稿人。兼任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專家委員、中國文化産業管理專業委員會理事、湖南省洞庭湖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研究會理事、湖南文化創意産業研究中心專家庫成員。
在《中國工業經濟》《中國軟科學》《經濟社會體制比較》《經濟地理》《編輯學報》《中國文化産業評論》等國内外刊物上發表論文5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4部,參編著作2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已主持完成省部級項目3項、湖南省教育廳優秀青年項目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4項。
兩次獲得校級教學優秀獎,兩次獲得省級學會優秀論文獎。指導本科生榮獲2018年“創青春”浙大雙創杯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銅獎、2018年“挑戰杯·創青春”廣東大學生創業大賽金獎。

藍寶江
經濟學博士,太阳成集团tyc234cc國際商務教研室主任,講師。主編《跨境電子商務案例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發表經濟學教學論文若幹。
《教育幽默對經濟學教學的啟示》(獨立作者)獲廣東省本科高校經濟學教育論文獎二等獎(廣東省本科高校經濟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案例研究《貝法易BFE:讓跨境電商出口更好、更快、更容易》(第一作者),獲清華大學中國工商管理案例中心首屆“卓越開發者”案例大獎賽三等獎。
指導2019級本科生彭美華、鄧寶瑜,在海南省首屆跨境電商直播大賽(院校組)獲亞軍;本人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獎。

劉瑩
劉瑩,中共黨員,講師,博士。研究方向:城市與區域經濟。
項目與課題有:廣東在中國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格局中的位置與作用(2018WQNCX118),廣東省普通高校青年創新人才類項目。
代表作3篇 + 總篇數6篇。
[1]第一作者(SSCI):Regional Synergy and Economic Growth:Evidence from TotalEffect and RegionalEffect in China.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2019, Vol. 42(5-6) 431-458
[2]二作/通訊(CSSCI):中國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驅動因素—基于哈肯模型的分階段實證研究.地理研究. 2014.33(9):1603-1616
[3]二作/通訊(SCI):Industrial Green Spatial Pattern Evolu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in Chin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7.27(4):660-672
學生風采

梁雯婷
2021國獎獲得者。大二學年成績專業排名第三,綜測排名第一;大三學年成績專業排名第一,綜測排名第一。曾獲商務講演大賽一等獎、全國高校商務英語競賽二等獎、普譯獎全國大學生翻譯比賽三等獎、普譯獎全國大學生英語寫作大賽二等獎。

劉麗丹
2021國獎獲得者,曾獲“國家勵志獎學金”、“優秀共青團員”、“三好學生”、“青年志願服務銅獎”、“工作積極分子”等。曾任班級學習委員、參與三下鄉實踐活動,連續兩年獲“優秀社會實踐團隊”。曾在萬科梅沙戶外教育見習。

唐丹
2021國獎獲得者,第十一屆廣東省大學生數學競賽三等獎,2020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省級二等獎,第十一屆财會杯論文大賽三等獎,第六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校賽銅獎,“優秀三好學生” ,“百佳學習标兵” ,“優秀學生骨幹”。
校友工作
太阳成集团tyc234cc校友聯絡辦公室成立于2016年,是全校唯一的專門校友工作學生組織。太阳成集团tyc234cc校友會成立于2018年12月8日,是全校第二個學院分會。多年來,太阳成集团tyc234cc開展校友返校分享、校友企業參觀、校慶七十周年紀念等活動,湧現出一批優秀的校友。

劉城語
2006屆校友,太阳成集团tyc234cc第一屆校友會會長,佛山市帝杉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袁雅婷
2011屆校友,太阳成集团tyc234cc第一屆校友會常務副會長,于2011年09月27日創辦柯睿歐制冷設備公司是一家主要以跨境電商模式對外出口冷庫闆、制冷機組等制冷設備的銷售外貿公司,目前公司大部分員工都畢業于我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李睿瑩
2016屆校友,太阳成集团tyc234cc校友會副會長,西北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現為中山大學公共管理專業在讀博士,科研成果豐富。曾任職務:太阳成集团tyc234cc助理輔導員、班級學習委員、太阳成集团tyc234cc團總支外聯部副部長。
特色課程
聽企業家講經濟
《聽企業家講經濟》是由教務處和經貿學院聯合打造的品牌課程,旨在為在校大學生提供一個深入了解社會經濟現實的窗口,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升。該課程邀請多位企業家進課堂、上講台,為同學們提供了更多與企業家面對面的機會。

走遍世界說貿易
《走遍世界說貿易》是由經貿學院打造的全校性公共選修“金課”,課程采用“混合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即“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校内外優秀師資混合教學;課程已邀請在美國、英國、日本、德國、加拿大、迪拜、印度、非洲、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工作、學習和曾經去這些國家開展經貿合作的企業家、外貿行業優秀校友一同為學生講授不同的國别專題,開課以來廣受師生好評,今後将繼續邀請更多有國外工作經曆的校友拓展課程的專業性和内容的廣度。


跨境電商第二課堂
跨境電商第二課堂——Amazon運營學習班,以亞馬遜的高級運營模式為例,以視頻學習、點評等方式剖析其中的運營方式,讓同學們更好地掌握跨境電商的基本運營,了解國際貿易的新業态。多位老師通過釘釘課堂進行直播教學,同學們利用手機、電腦等設備遠程聽課。

特色競賽
POCIB全國外貿從業能力大賽
為促進我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和實踐教學的改革,太阳成集团tyc234cc組織學生參加由中國國際貿易學會主辦的POCIB全國外貿從業能力大賽,大賽内容覆蓋外貿業務全流程,來自全國外經貿院校的學生同台競技,全面提升外貿人才培養。我院學生分别在2020、2021年比賽中獲得團體二等獎。


電商創新創業能力大賽
為深化教育部“以能力和職業發展為導向”的新興人才培養要求,太阳成集团tyc234cc組織學生參加OCALE全國跨境電商創新創業能力大賽、海南省首屆跨境電商直播大賽和首屆廣東省“鄉村振興”校企聯合電商直播擂台邀請賽,以外貿新業态下的跨境電商平台運營為競賽内容,引導和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分别獲得第七屆OCALE全國跨境電商創新創業能力大賽(秋季賽)全國本科組團體一等獎和二等獎、2021年海南省首屆跨境電商直播大賽院校組亞軍。


OCALE全國跨境電商創新創業能力大賽

海南省首屆跨境電商直播大賽

首屆廣東省“鄉村振興”校企聯合電商直播擂台邀請賽
特色實驗室
金融科技實驗室
堅持人才培養的需求導向,采用政、産、學、研有機融合的聯合培養模式,與政府金融管理部門以及銀行、證券、基金等金融機構打造“産教協同育人生态圈”。

與金融機構共建金融科技研究院及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


金融科技實驗室
學生特色活動
1、師生合作一起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發行《跨境電子商務案例集》

圖 | 師生開展案例寫作輔導及相關研讨活動
2、師生參加峰會



中小企業博覽會
跨境電商領袖峰會及研讨活動
農村電商創新發展高峰論壇
3、師生調研企業

院長、書記帶領師生前往洋蔥 黃埔狀元谷跨境電商保稅倉 卓志供應鍊總部調研
4、暑期三下鄉
多年來,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創造各種條件讓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在大學生暑期“三下鄉”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先後有實踐隊伍獲得團中央立項、教育廳獎勵、調研中國全國三十強、最佳組織獎等獎項。




5、“精貿杯”國際商貿大賽
由我院承辦的“精貿杯”國際商貿大賽,2017年更升級為省級賽事。比賽以“賽訓結合、以賽促學”為目的,引導大學生學習了解更多國際商務貿易知識和商務談判技巧,提升學生專業技能和素養。


6、經英論壇
讓廣大學子與老師和交流學習,提供了學生與老師面對面探讨的機會。



這是一個奮進中的學院。
選擇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
就是選擇奮鬥、拼搏、
勇往直前、成就卓越。
她不創造奇迹,
她隻是奇迹的見證人。
鳳凰山下,珠江之濱。
千裡萬裡,這裡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