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徽
院訓
博學·善技·厚德·笃行
學院簡介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堅持“面向全球、服務地方、緊跟前沿、适應需求”的辦學思路和“金融為底色、數字為特色、應用為本色、創新為亮色”的辦學理念,以建設有特色高水平經濟學院為目标。秉承“博學、善技、厚德、笃行”的院訓,緊緊圍繞培養“學以緻用、知行合一”的高水平行業應用型人才,積極推進新文科建設,大力加強專業建設,強化經濟學專業的數字經濟特色、經濟與金融專業的金融特色、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數字貿易特色、國際商務專業的跨境電商特色,持續推進課程創新,強化課程思政,形成了較完善的“實踐教學基地+實驗室+行業導師進課堂”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01
繼往開來,專業特色鮮明
2002年,太阳成集团tyc234cc經濟貿易系成立。2017年,在原經濟貿易系的基礎上成立太阳成集团tyc234cc。學院于2002年開辦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和文秘三個專業。2004年,學院開設有國際經濟與貿易,2005年開設經濟學專業。2016年,為适應“新文科”發展需求和發揮學校金融特色優勢,開辦經濟與金融專業;随着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學院開辦以跨境電商為特色的國際商務專業。2020年,為适應數字社會發展需要,學院開辦金融科技專業。2019年,國際經濟與貿易被廣東省教育廳推薦申報國家級“雙萬”專業,同年獲評為廣東省省級一流專業;2020年,經濟學被廣東省教育廳推薦申報國家級“雙萬”專業,同年獲評為廣東省省級一流專業;2023年,金融科技專業評估獲得A級。
02
夯實平台,學科優勢顯著
學科平台不斷增加,學院現有廣東省服務貿易可持續發展等2個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創新與産業發展等2個廣東省普通高校創新研究團隊,金融科技和國際經濟與貿易等5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行為金融與區域重點實驗室1個。學院成立“南粵經濟工作坊”和綠色經濟與生态金融研究中心、跨境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太阳成集团tyc234cc文化經濟研究中心等近11個研究機構,并正在籌辦“跨境電商産業學院”。定期舉辦學術沙龍,邀請名家學者來學院講學,指導學院科研工作。學科優勢不斷凸顯,擁有廣東省應用經濟學重點學科方向國際貿易、産業經濟和金融科技三個方向,校級國際商務專碩培育點和理論經濟學重點學科。在這裡,你将學會分析與思考,學會合作與競争,學會繼承與創新,也學會如何不斷超越、突破自己而成長。
03
改革教學,辦學特色突出
特色課程持續開發,學院現建有1門國家級一流課程《趣修經濟學》、1門省級一流課程《EXCEL在經濟學分析中的應用》,擁有《經濟學原理》、《政治經濟學》2個省級教學團隊,還開設有《走遍世界說貿易》、跨境電商第二課堂《亞馬遜運營思維與實操策略》、《企業家講經濟》等産教融合特色課程,以及4門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在廣東省第一屆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中獲得2等獎1次,在廣東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大賽中有2人獲得一等獎、3人獲得二等和三等獎,在廣東省本科高校在線教學優秀案例比賽中有3人獲得一等獎、1人獲得二等獎。教研成果顯著,近年來學院共獲教育部産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1項,廣東省教育廳質量工程與教學改革項目30餘項,廣東省教學成果一、二等獎各1項,校級教學成果一、二等獎各1項和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1項,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首屆“卓越開發者”案例大獎成果獎三等獎1次、案例入庫2個,主編和參編教材各10部左右,發表教改論文30餘篇。在這裡,你将領略到身處不同國家的校友為你講述世界貿易特征,不同學校、不同學科、不同專業的老師為你講授一門課,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企業家和你思想撞擊。
04
奮發圖強,業績斐然
學院現有教職工107人,其中專任教師95人。另有外聘行業教師20多人。72%以上的專任教師具有博士學位,50%的專任教師有海外留學或學術訪問經曆。專任教師中有教授13人、副教授28人、雙師型教師39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13人。另有廣東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1人、廣東省優秀青年教師培養對象2人、廣州市歐美同學會突出貢獻專家1名、省級學會副會長2人次等。近五年來,學院共獲各類教學科研項目100多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6項、教育部項目7項,其他省部級項目100多項,橫向課題30餘項,各類領導批示和采納10多份,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以及《中國工業經濟》、《國際金融研究》、《Economic modelling》等國内外重點期刊上公開出版論文多篇,在《人民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等百佳出版社出版專著近20部,在CSSCI以及國内外核心刊物上出版論文200多篇(部)。并獲廣東省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商務部優秀成果論文獎1項、中國國際貿易學會論文三等獎1次。
05
自強不息,學子屢創佳績
二十多年來共為社會輸送8000多名“好用、頂用、耐用”型專門人才,畢業生在金融、貿易等行業擁有明顯的就業競争力。曆屆畢業生的就業大部分集中在粵港澳大灣區地區,其中,廣州、深圳、佛山、東莞占比超過80%,也有在美國、歐洲、中東等國家和地區發展。校友們遍布在銀行、外貿、跨境電商等行業,不少已經成為業務骨幹,走上領導崗位。近年來,大概有10%左右的畢業生會考取境内外研究生,錄取的學校包括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等國内外名校。
專業介紹
國際經濟與貿易
——廣東省一流本專業
廣東省一流專業建設點;辦學曆史最長,企業家校友最多。授經濟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标
本專業旨在培養适應21世紀全球化、我國數字經濟時代及粵港澳大灣區外經貿發展新形勢,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道德修養,系統掌握經濟與貿易類專業基礎理論及基本技能,具備外經貿業務素質過硬所具備的金融知識、溝通協調能力良好、跨文化交際能力較強、創新創業思維活躍的高質量、高素質的複合型應用人才。
主要課程
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金融學、會計學原理、管理學原理、統計學原理、财政學、計量經濟學等。國際貿易學、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單證實務、跨境電子商務理論與實務、外貿英文函電、外貿英語口語、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國際商務談判與溝通、國際服務貿易、數字貿易等。
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适合在銀行、證券公司與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具有對外經濟或貿易職能部門的事業單位;國際物流、運輸代理、報關退稅、國際結算、信用擔保等跨境電商或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在對外經濟與貿易領域自主創業;攻讀國内外相關學科碩士學位。
經濟學
——廣東省一流本科專業
廣東省一流專業建設點;優勢傳統專業。授經濟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标
本專業立足數字經濟國家戰略以及粵港澳大灣區新發展格局對高質素經濟學類人才需求,聚焦經濟數字化改革與轉型實際需要,旨在培養既有良好思想品德和道德修養,又有紮實經濟學理論功底、較強經濟分析實踐能力以及熟練使用現代信息技術解決新經濟問題的高素質應用型、複合型和創新型人才。
主要課程
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金融學、會計學原理、管理學原理、統計學原理、财政學、計量經濟學等。經濟思想史、世界經濟史、《資本論》選讀、發展經濟學、制度經濟學、宏觀經濟分析、經濟史、Python與經濟數據分析、經濟計量與stata應用、經濟預測與決策、博弈論、經濟學論文寫作。
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适合入職銀行、證券公司與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工商企業及事業單位;政府經濟管理部門與政策研究部門等;在經濟領域自主創業;攻讀國内外相關學科碩士學位。
經濟與金融
金融類特色專業;新興金融特設專業。授經濟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标
本專業立足數字經濟國家戰略以及粵港澳大灣區新發展格局對高素質經濟金融類人才需求,聚焦經濟與金融領域數字化改革與轉型實際需要,經濟與金融專業旨在培養既有良好思想品德和道德修養,又有紮實經濟學理論功底和金融專業知識以及能熟練使用現代信息技術解決新金融問題的高素質應用型、複合型和創新型人才。
主要課程
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金融學、會計學原理、管理學原理、統計學原理、财政學、計量經濟學等。公司金融、金融市場學、産業經濟學、投資學、金融衍生工具、區塊鍊原理、數字金融前沿、互聯網金融專題、行為金融學、财富管理、上市公司運營案例、經濟金融分析與Python實現。
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适合在銀行、證券公司與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投資基金及管理咨詢公司等企業和事業單位;政府經濟管理部門與政策研究部門等;在經濟與金融領域自主創業;攻讀國内外相關學科碩士學位。
國際商務
與經濟國際化高度契合的前沿性專業;跨境電商特色明顯。授管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标
本專業立足廣東、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培養适應新發展階段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需要、具有全球商務視野與家國情懷、具備紮實國際商務理論和專業知識及技能、能夠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金融企業、電商企業、外資公司、政府機構等工作的财經類應用型、國際型人才。
主要課程
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原理、會計學原理、經濟法、統計學、計量經濟學、市場營銷。國際商務、國際商務溝通、國際商法、商業倫理、國際貿易學、國際貿易地理、國際市場營銷、跨境電子商務理論與實務、财務管理學、戰略管理、國際貿易單證實務、跨境電商綜合模拟實訓。
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适合在跨國公司、跨境電商或外貿綜合服務企業;銀行、證券公司及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及政府機構;投資基金及管理咨詢公司等企業和事業單位;在國内外商務領域自主創業;攻讀國内外相關學科碩士學位。
金融科技
國家大力提倡的“金融+科技”的“新文科”專業;金融類新興前沿專業;學校作為國家一流專業重點打造;就業前景好。授經濟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标
本專業立足數字經濟國家戰略和粵港澳大灣區重大戰略需求,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系統掌握金融科技、大數據與數據科學、人工智能、區塊鍊等多學科理論知識,精通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數字金融技術、工具與算法,形成“金融數據挖掘—清洗—決策”的大數據分析思維,具備創造性地綜合使用數字金融技術解決不同金融科技場景中問題的能力,在科研院所、政府管理部門和金融機構從事金融科技研究、金融監管、金融産品和服務創新的交叉複合型和應用型金融人才。
主要課程
金融科技概論、機器學習原理、數據安全與數據治理、金融大數據分析與Python編程、區塊鍊與數字貨币、數字銀行運營與數據可視化實驗、量化投資與智能投顧實驗、金融監管科技、數據科學創新實驗、财富管理、數字金融前沿、供應鍊金融、算法博弈論、金融風險管理、行為金融學、國家金融學、金融科技綜合案例等。
就業方向
銀行、證券公司及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金融科技企業、投資基金及管理咨詢公司等;金融監管機構及相關企事業單位;在金融及科技領域從事自主創業;攻讀相關學科的碩士研究生。
就業升學
初次就業率:一般95%以上。
主要就業地域:珠三角(70%左右),主要廣深佛。
主要就業行業:金融行業(50%以上,主要是銀行);外貿行業。
考研升學(含出國留學):10%左右。
行政機關與事業單位:3-5%。
錄取情況
名師風采
李文秀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院長,武漢大學博士、中山大學和中國社科院博士後、經濟學教授(三級)、碩士生導師,先後入選廣東省優秀青年教師培養對象、廣東省“千百十工程”校級培養對象,被聘為“廣東省物流與供應鍊管理學會副會長”、“廣東省技術經濟和管理現代化研究會副常務理事長”、“中國服務貿易協會理事”、“廣州歐美同學會常務理事”、歐洲服務研究學會(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on Service,RESER) 理事,“廣東服務貿易可持續發展研究基地”(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主任和“創新與産業發展”( 省級創新研究團隊)研究團隊負責人,國際經濟與貿易省級一流專業負責人,《國際貿易學》翻轉課堂創新教學團隊負責人。
多年以來一直從事全球價值鍊、服務貿易、産業集聚與轉型升級等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在《中國工業經濟》、《财貿經濟》《中國軟科學》等權威或核心學術刊物發表論文80餘篇,出版專著3本、教材1本,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中國博士後基金特别資助和一般項目各1項、教育部重大項目子項目1項、廣東省重大決策咨詢課題2項、其他省部級項目10餘項,承擔政府和企業委托項目近20項,曾獲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報告三等獎、商務部優秀成果獎、中國服務貿易協會論文三等獎、廣州市歐美同學會特殊貢獻專家獎等科研獎項,獲得太阳成集团tyc234cc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和二等獎各一次,多項研究成果地方政府部門采納或者進入政策文件。
卿前龍
經濟學博士、教授。北京大學人文地理學博士後,廣東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太阳成集团tyc234cc研究生處處長,太阳成集团tyc234cc休閑産業與高端服務業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休閑産業與旅遊、服務經濟,主持過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基金、中國博士後基金、廣東省自然基金、廣東省社科基金、廣東省高層次人才基金等多個項目的研究,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在《自然辯證法研究》《經濟學家》《國外社會科學》《旅遊學刊》《經濟評論》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出版專著和教材(副主編)各1部。兼任廣東省第三産業研究會常務理事、廣東省社科基金評審專家、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審專家、《旅遊學刊》等刊物匿名審稿專家。曾就《國民旅遊休閑綱要(2013-2020》的制定、中國旅遊日的設立、國民出境旅遊、中國“紅色旅遊”等重大問題多次接受國家旅遊研究院、新華社和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的咨詢或采訪。
傅耀

太阳成集团tyc234cc經濟系教授,武漢大學經濟學博士,目前擔任的學術職務有中華外國經濟思想史研究會理事、廣東省經濟學會理事、廣東省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理事、廣東《資本論》研究會理事。研究方向為經濟思想史、當代西方經濟學流派、經濟學方法論。在《國外社會科學》、《學術月刊》等期刊上發表論文近30篇。
其中有的被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編的《整合與拓展——社會科學篇》(論文集)全文收錄,有的被上海社科院出版的《國外社會科學前沿》(論文集)全文收錄。有的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轉載,多篇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理論經濟學》、《國民經濟學》全文轉載。參與國家學術出版基金重點項目《新編經濟思想史》第九卷的撰寫工作,出版學術專著《西方經濟學方法論的演變》,參與翻譯亨特:《經濟思想史:一種批判性的視角》,參編“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經濟思想史》的撰寫工作。參與和主持完成省部級、地市級課題多項。
李豔
經濟學博士後、教授、碩士生導師,太阳成集团tyc234cc教務處副處長。廣東省高等院校優秀青年教師、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主持兩門國家級一流課程:趣修經濟學—微觀篇(線上)、微觀經濟學(雙語)(線上線下混合式)、兩門省級一流課程負責人,曾獲2019年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第二屆廣東省教學創新大賽二等獎等。主持或參與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和教改項目10餘項,在權威期刊和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陳柏福

畢業于湖南大學國際貿易學專業,獲經濟學博士學位,山東大學理論經濟學博士後。現為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教授、碩士生導師,太阳成集团tyc234cc文化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校級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期刊匿名審稿人。兼任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專家委員、中國文化産業管理專業委員會理事、湖南省洞庭湖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研究會理事、湖南文化創意産業研究中心專家庫成員。
在《中國工業經濟》《中國軟科學》《經濟社會體制比較》《經濟地理》《編輯學報》《中國文化産業評論》等國内外刊物上發表論文5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4部,參編著作2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已主持完成省部級項目3項、湖南省教育廳優秀青年項目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4項。
曾兩次獲得校級教學優秀獎,兩次獲得省級學會優秀論文獎。指導本科生團隊榮獲2018年“創青春”浙大雙創杯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銅獎、2018年“挑戰杯·創青春”廣東大學生創業大賽金獎、2022年“第二屆國際供應鍊建模設計大賽”精英賽本科組三等獎。
餘惠芬
太阳成集团tyc234cc理論經濟學教授、碩士生導師, 中南财經政法大學經濟學博士。研究領域為宏觀經濟分析與制度比較,在《中國工業經濟》《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等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省部級課題及橫向課題等項目;曾獲省部級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教授課程
《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含雙語)、《宏觀經濟學》(含雙語)《西方經濟學流派》、《資本論選讀》
科研項目與基金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性别工資差異演化的現實邏輯及其中國微觀樣本研究》(在研);主持完成多項省部級課題及橫向課題;獲省部級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1項;承擔省級教學團隊建設項目1項。
研究成果
(學術論文、批示、研究報告等)
在《中國工業經濟》、《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光明日報》、《江漢論壇》等重要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榮譽獎勵
獲省部級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1項
蓋翊中
經濟學博士,教授,太阳成集团tyc234cc産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業經濟學會理事,廣東省發改委、廣東省工信廳專家庫專家,法國馬賽三大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應用經濟學系訪問學者。在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50多篇,近5年橫向科研經費逾60萬元,承擔國家及省市廳級課題二十餘項,長期主編廣東省發改委内部雜志《海外經濟信息及政策》。研究報告《廣東省行業協會商會發展研究報告》及《廣東省商業模式創新的理論與實踐》分别獲得時任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和汪洋的批示。近年為研究生及本科生主講的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雙語)、産業經濟學、制度經濟學等,多次獲得教學及科研獎勵。
任職兼職
廣東省發改委、廣東省工信廳專家庫專家
研究領域
産業經濟學、中小企業融資
科研成果
在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50多篇,近5年橫向科研經費逾60萬元,承擔國家及省市廳級課題二十餘項。
社會服務
長期主編廣東省發改委内部雜志《海外經濟信息及政策》;為全省各地市提供《中小企業融資政策》、《商業模式創新》及《宏觀經濟形勢》等内容的講座多場。
榮譽獎勵
主筆的研究報告《廣東省行業協會商會發展研究報告》(2003)及《廣東省商業模式創新的理論與實踐》(2012)分别獲得時任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和汪洋的批示。2021年10月,主持的清遠市《中小企業融資情況調研報告》課題獲得清遠市工信局采納
孔欣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國民經濟管理教授。兼任中國技術經濟研究會會員、廣東省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全國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評審”專家、廣東新興經濟體研究會常務理事、廣東省财政廳與廣東省國資委專家庫咨詢專家等社會職務。研究領域為國際投資、跨國公司理論等。先後在金融時報、光明日報(理論版)、财政與稅務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60餘篇;出版專著2部,主編教材6部,先後獲得“省教委人文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等獎項,主持省社科基金項目等。主要講授國際貿易、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經濟學、投資銀行學等課程。
張玲
博士,金融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養老金融與行為金融、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
目前,擔任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副院長,廣東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廣東區域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廣東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任中國現場統計研究會風險管理與精算分會常務理事、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量化金融與保險分會理事、中國管理科學與工程學會金融計量與風險管理研究會理事、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管理與決策科學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金融科技與算法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運籌學會理事;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青年項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人文社會科學規劃基金等省部級研究項目十餘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項目、傑出青年基金項目等若幹。
經濟金融學權威學術期刊評審專家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研究基金的評審專家。
祝佳
經濟學教授,碩士生導師,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世界經濟博士,現就職于太阳成集团tyc234cc經濟與貿易學院、并擔任太阳成集团tyc234cc行為金融與區域實驗室副主任。廣東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培養對象,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
長期從事世界經濟與區域金融、區域産業發展方面的研究。獨立承擔國家級項目1項和省部級、廳局級科研項目10項,合作參與并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20餘項,出版學術著作1本,參編3本;獲政府成果獎1項,多篇研究報告獲省市級領導批複;在《管理世界》、《中國軟科學》、《武漢大學學報》等國内外權威和核心刊物上(EI源刊、CSSCI)發表關于世界經濟、國際貿易與投資、産業經濟等方面論文40篇,主要從事國際金融、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實務、國際貿易、國際服務貿易、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等經濟類課程的教學工作。
2008年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世界經濟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經濟學博士學位;2007年1-12月法國巴黎三大訪問學者;2005年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原商學院)世界經濟專業研究生畢業,經濟學碩士學位;2001年武漢大學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畢業并輔修法語雙學位,經濟學和語言文學雙學士學位。

鐘世川
太阳成集团tyc234cc數量經濟學副教授,暨南大學經濟學博士、中山大學應用經濟學博士後。
研究領域為數量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等,在《統計研究》《經濟學家》《國際貿易問題》《科學學研究》《經濟評論》等期刊共發表40餘篇論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國博士後面上、全國統計重點基金、廣東省自科面上、廣東省社科、廣州市社科等項目。
教授課程
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等。
科研項目與基金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經濟增長分化下中國區域生産率提升潛力及實現路徑研究》等。
研究成果
(學術論文、批示、研究報告等):
1.中國經濟增長率的分解-基于要素分配參數的讨論,統計研究;
2.中國全要素生産率的再測算與分解研究-基于多要素技術進步偏向的視角,經濟評論;
3.全球價值鍊嵌入位置對生産率提升的影響機制研究——基于技術創新方向和資源配置效應的視角。
陳秀英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副教授,暨南大學産業經濟學專業博士。研究領域為全球價值鍊、産業集聚,在《CITIES》、《财貿經濟》和《經濟學家》等國内外核心期刊共發表30餘篇論文。主持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省級項目。
教授課程
《國際服務貿易》、《産業經濟學》、《中國對外貿易概論》
科研項目與基金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廣東省教育廳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項目、廣州市哲學社科“十三五”規劃項目
研究成果
制度環境、政策不連續性與服務業可持續性增長——基于中國地方官員更替的視角;
全球價值鍊嵌入、要素禀賦結構與勞動收入占比——基于跨國數據的實證研究;
财政約束、城市擴張與經濟集聚密度、勞動生産率變動;
社會服務
在《經濟日報》、《中國社會科學報》等發表相關文章
榮譽獎勵
獲得廣東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一等獎等學術獎勵;指導學生獲得大學生統計建模大賽全國獎項。

吳立軍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宏觀經濟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南财經政法大學經濟學專業博士,深圳大學理論經濟學流動站博士後。研究領域為生态經濟學,區域經濟學,在《地理研究》、《财貿經濟》等CSSCI期刊共發表論文20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廣東省自科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等10餘項。
教授課程
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
科研項目與基金
(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基于減排成本的碳生态補償機制研究”
(2)中國博士後基金第57批面上項目“中國地區間碳減排及生态補償演進”
(3)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廣東省碳減排路徑設計及地區間碳生态補償研究”
汪玲
太阳成集团tyc234cc講師,經濟學系副主任,中山大學金融學博士。研究領域為宏觀金融,在《經濟研究》《國際金融研究》等期刊共發表多篇論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等項目。
教授課程
《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
科研項目與基金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異質信貸約束背景下貨币政策與财政政策協調效率分析;
研究成果
(學術論文、批示、研究報告等)
[1]國家風險是否影響彙率制度選擇—國際經驗與中國現狀. 國際金融研究;
[2]中國貨币政策規則的比較分析—基于DSGE模型的三規則視角. 經濟研究;
張呈磊
2018年畢業于暨南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2016-2017年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訪學交流。現任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講師,經濟學系系主任,研究領域為人力資本和收入不平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在國際SSCI期刊和國内CSSCI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承擔課程有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經濟史、經濟思想史、經濟學專業論文寫作等。利用本科生導師制,課餘時間組織學生開展科研小組學習和實踐活動,并多次指導學生參與全國大學生挑戰杯學術大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指導本科生在學術期刊發表論文。
教授課程
《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經濟史》、《經濟學專業論文寫作》、《中國經濟思想史》
科研項目與基金
收入不平等影響代際流動性的微觀機制研究:基于人力資本的視角(71903037),國家自科青年基金項目;
劉瑩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區域經濟學講師,經濟學教研室主任,湖南大學區域經濟學專業博士。
研究領域為城市與區域經濟,在《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地理研究》《經濟學家》等期刊共發表十餘篇論文,曾獲廣東省第五屆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大賽一等獎。
教育背景
學士 湖南大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碩士 湖南大學 區域經濟學專業
博士 湖南大學 區域經濟學專業
教授課程
《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國際金融》
教學科研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城市群空間網絡分析及協同推進策略等,在《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地理研究》《經濟學家》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代表性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主持省市級教學科研課題3項,作為主創人員參與國家級和省市級科研項目10餘項。
榮譽獎勵
2020年,獲得廣東省第五屆高校(本科)青年教師教學大賽一等獎,為太阳成集团tyc234cc獲得的首個青年教師教學大賽省一等獎。自2018年入職以來先後獲得太阳成集团tyc234cc青年教師說課大賽一等獎、太阳成集团tyc234cc優秀教師、太阳成集团tyc234cc就業工作先進教師及太阳成集团tyc234cc優秀班主任等獎項。

唐榮
太阳成集团tyc234cc産業經濟學講師,國際經濟與貿易系國際貿易教研室主任,暨南大學産業經濟學博士。研究領域為産業發展與産業政策,在《經濟學家》、《中國軟科學》、《産業經濟研究》、《當代财經》等期刊共發表論文20餘篇,主持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三五”規劃課題、廣東省普通高校特色創新類項目等。
教授課程
《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産業經濟學》
科研項目與基金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青年項目《高質量生産性服務業集聚促進“廣東制造”向價值鍊中高端邁進的機理與路徑研究》
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三五”規劃課題《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金融集聚推進制造業價值鍊攀升的機理與路徑研究》
廣東省普通高校特色創新類項目《企業價值鍊升級中産業政策的影響效應及其與市場機制的協同研究》
研究成果
(學術論文、批示、研究報告等)
[1]唐榮,黃抒田.産業政策、資源配置與制造業升級:基于價值鍊的視角;
[2]李文秀,唐榮.融資約束、産業政策與本土企業出口行為——基于微觀視角的理論與實證分析;
[3]唐榮.産業政策促進企業價值鍊升級的有效性研究——來自中國制造企業微觀數據的證據;
學生風采

劉祥豐
學業成績
綜測排名在大一、大二始終位于第一
個人榮譽
優秀三好學生
百佳學習标兵
國家勵志獎學金
百佳自強自立之星
優秀共青團團員标兵
優秀共青團幹部标兵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十佳助班
“學黨史,跟黨走”黨史知識競賽二等獎
“精彩寒假,易起來”網絡媒體展示節一等獎

謝素媚
學業成績
大一&大二學年:
學年成績專業排名第一,綜測排名第二
大三學年
學年成績專業排名第一,綜測排名第一
個人榮譽
第十一屆廣東省大學生數學競賽(經管類)一等獎
第八屆“東方财富杯”全國大學生金融挑戰賽省賽二等獎
第六屆“學研杯”社會調研大賽一等獎
第十一屆财會杯論文大賽優秀獎
優秀共青團幹部
優秀共青團員标兵
學生勤工助學先進個人
百佳學習标兵
三好學生

餘嘉怡
學業成績
學年GPA 3. 9/4.0 、平均分專業第一、綜測班級第一
個人榮譽
國家勵志獎學金;
優秀學生幹部;
三好學生;
百佳學習标兵;
互聯網+校級二等獎等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省級二等獎;
全國跨境電商創新創業大賽團體、個人均全國一等獎;
全國創新英語翻譯大賽優秀獎;
東方财富杯挑戰賽省級優秀獎;
暑期三下鄉活動優秀社會實踐團隊獎;優秀項目一等獎;優秀個人獎;
校友工作
太阳成集团tyc234cc校友聯絡辦公室成立于2015年,是全校唯一的專門校友工作學生組織。太阳成集团tyc234cc校友會成立于2018年12月8日,是全校第二個學院分會。多年來,太阳成集团tyc234cc開展校友返校分享、校友企業開放日、校慶七十周年紀念、校友企業走訪、校友體育賽事等活動,湧現出一批優秀的校友。

劉城語
2006屆校友,太阳成集团tyc234cc第一屆校友會會長,佛山市帝杉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袁雅婷
2011屆校友,太阳成集团tyc234cc第二屆校友會會長,于2011年09月27日創辦柯睿歐制冷設備公司是一家主要以跨境電商模式對外出口冷庫闆、制冷機組等制冷設備的銷售外貿公司,目前公司大部分員工都畢業于我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李睿瑩
2016屆校友,太阳成集团tyc234cc校友會副會長,西北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現為中山大學公共管理專業在讀博士,科研成果豐富。曾任職務:太阳成集团tyc234cc助理輔導員、班級學習委員、太阳成集团tyc234cc團總支外聯部副部長。
特色課程
1、走遍世界說貿易
《走遍世界說貿易》是由經貿學院打造的全校性公共選修“金課”,課程采用“混合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即“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校内外優秀師資混合教學;課程已邀請在美國、英國、日本、德國、加拿大、迪拜、印度、非洲、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工作、學習和曾經去這些國家開展經貿合作的企業家、外貿行業優秀校友一同為學生講授不同的國别專題,開課以來廣受師生好評,今後将繼續邀請更多有國外工作經曆的校友拓展課程的專業性和内容的廣度。
滑動查看更多照片
2、聽企業家講經濟
《聽企業家講經濟》是由教務處和經貿學院聯合打造的品牌課程,旨在為在校大學生提供一個深入了解社會經濟現實的窗口,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升。該課程邀請多位企業家進課堂、上講台,為同學們提供了更多與企業家面對面的機會。
3、跨境電商第二課堂
跨境電商第二課堂——Amazon運營學習班,以亞馬遜的高級運營模式為例,以視頻學習、點評等方式剖析其中的運營方式,讓同學們更好地掌握跨境電商的基本運營,了解國際貿易的新業态。多位老師通過釘釘課堂進行直播教學,同學們利用手機、電腦等設備遠程聽課。
特色競賽
1、POCIB全國外貿從業能力大賽
POCIB(全國外貿從業能力大賽)是一項旨在考察參賽團隊在全球商業環境中應對挑戰的競賽。我們的團隊在激烈的角逐中脫穎而出,憑借卓越的商業智慧和團隊合作精神,成功榮獲一等獎。他們在比賽中展現出卓越的分析能力、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我們學院樹立了榜樣。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學生:林傑如、陳麗瑩、陳光超、羅家炜、張越、蘇子欣、黃穎怡、駱萍、陳月養、勞舒慧在去年的POCIB大賽中榮獲個人獎和團體一等獎。
2、OCALE全國跨境電商創新創業能力大賽
OCALE大賽(全國跨境電商創新創業能力大賽)旨在培養參賽者的跨文化溝通能力、領導力和全球視野。我們的隊伍在這個挑戰中展現出卓越的才能,并赢得了比賽中的第二名。他們以敏銳的洞察力和文化敏感度,在解決複雜的全球商業問題方面表現出色。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學生:黃樂真、張庭嘉、周曉韻、何平、梁嘉慧、許涵淇、李妍君、謝宛穎、陳明華在OCALE大賽中榮獲個人獎和團體二等獎。
特色實驗室
金融科技實驗室
堅持人才培養的需求導向,采用政、産、學、研有機融合的聯合培養模式,與政府金融管理部門以及銀行、證券、基金等金融機構打造“産教協同育人生态圈”。
特色活動
1、師生合作一起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發行《跨境電子商務案例集》

圖 | 師生開展案例寫作輔導及相關研讨活動
2、師生參加峰會
3、師生調研企業
圖 | 黃埔狀元谷跨境電商保稅倉
圖 | 卓志供應鍊總部調研
4、暑期三下鄉
多年來,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創造各種條件讓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在大學生暑期“三下鄉”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先後有實踐隊伍獲得團中央立項、教育廳獎勵、調研中國全國三十強、最佳組織獎等獎項。
5、“精貿杯”國際商貿大賽
由我院承辦的“精貿杯”國際商貿大賽,2017年更升級為省級賽事。比賽以“賽訓結合、以賽促學”為目的,引導大學生學習了解更多國際商務貿易知識和商務談判技巧,提升學生專業技能和素養。
6、經英論壇
這是一個奮進中的學院。
選擇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
就是選擇奮鬥、拼搏、
勇往直前、成就卓越。
她不創造奇迹,
她隻是奇迹的見證人。
鳳凰山下,珠江之濱。
千裡萬裡,這裡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