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裡巴巴已深刻影響國内外無數消費者的生活方式與商家做生意的模式。在阿裡巴巴成立25周年前夕的2024年9月8日,太阳成集团tyc234cc國際商務系教師藍寶江探訪阿裡巴巴西溪園區,了解該集團發展曆程并感受企業文化。

現場快訊
阿裡員工施建亮同學(花名“仁渡”)介紹阿裡集團發展時間軸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如雙十一購物節的萌芽、支付寶的推出(解決了買家和賣家交易的信任問題)、第一張電子面單的出現、阿裡巴巴公益基金的成立等。
物流發展
在2014年以前,電商平台衆多商家在發貨時,要手寫快遞單,有時要填不同快遞公司不同格式的單子,并且派送單上信息要寫清楚,否則快遞公司可能會送錯。為解決相關痛點問題,菜鳥在2014年5月推出“電子面單”,統一各種數據标準,每個快遞包裹都相當于被裝上獨一無二的“身份證”,可被實時追蹤。大量自動分揀設備投入使用,智能分單、智慧物流應運而生,快遞公司服務效率明顯提升,中國快遞業進入數字化發展階段。菜鳥電子面單節約大量紙張,幫助全物流行業節約成本超過200億元,該項目也獲得國家郵政局頒發的郵政行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公益事業
阿裡巴巴集團自2017年以來舉辦了八屆95公益周。阿裡公益圍繞公益捐贈、鄉村振興、應急救災等議題領域,聯合互聯網平台、公益機構、淘寶主播、公益明星多方參與公益,每年帶動數億人次用戶合力推動公益事業進展。今年在中慈聯指導下,阿裡公益聯合騰訊公益、字節公益、螞蟻公益,發布聯合倡議書,共同倡議:加速運用技術力量提升公益行業信任;充分利用AI能力拓展公益行動邊界與可能性;深度關注小微組織力量,構建豐富行業生态。
在員工層面,阿裡要求每年每人花三個小時進行公益活動。據了解,實際上很多員工投入時間遠不限于此。看來從事公益已經内化為員工認同并力行的信念。
一起參觀該園區的還有我院2018級國際商務專業古素敏同學,她現為杭州師範大學國際商務專業碩士生;就讀的杭州師範大學(倉前校區)距離阿裡巴巴西溪園區約2公裡。
此次探訪,能真切感受企業文化與氛圍,為收集鮮活的電子商務案例、商業倫理案例等提供更多線索,預計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國際商務專業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