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南粵經濟工作坊》圓滿結束

作者: 時間:2018-04-26 點擊數:

 

近日,第六屆南粵經濟工作坊在經貿學院2317會議室順利舉行。本次有三名經貿學院老師圍繞各自的論文進行了精彩的彙報。

講座由經貿學院李文秀副院長主持,多名來自經貿學院、工商學院及公管學院的師生參與了本次工作坊活動、認真聆聽各位學者報告并圍繞他們的論文展開了積極讨論。

李文秀副院長首先介紹了本期《南粵經濟工作坊》活動的主題,并表達了對到場的各位老師和學生的歡迎,希望大家能本着互幫互助的原則盡管“拍磚”。随後,卿前龍院長對本次活動的舉行表示了肯定和鼓勵,希望更多師生參與工作坊活動,努力将南粵經濟工作坊辦成全校品牌。

在之後的論文彙報環節,首先由邝明源博士報告了其論文《我國生産性服務業對外商直接投資行為的影響》,該文章在構建理論模型的基礎上,利用我國2016年200餘個地級市的地級市數據,使用模型平均的方法實證檢驗了我國生産性服務業與外商直接投資間關系。

圍繞這一篇論文,各位與會老師展開了積極讨論。

    各位老師總結指出,論文存在文章題目不清晰,寫作背景缺乏與最新時事的結合,文獻綜述較為混雜等問題。此外,老師們建議邝明源博士在實證分析中引入門限回歸方法,明确生産性服務業發揮影響的具體範圍,增強文章理論分析與實證檢驗間聯系。

随後,張海霞老師彙報了《東亞區域生産貿易網絡形成原因的理論和實證分析》這一篇論文。這篇論文首先結合比較優勢和競争優勢兩方面,對東亞區域生産網絡的形成原因進行機理分析。在彙報過程中,與會人員圍繞這一研究問題和這篇論文的寫作進行了讨論。建議本文在修改時應注意增加文章易讀性,減少長句的使用。機理分析部分不應流于提出假設,更應該關注假設提出背後的經濟學意義;

文章需要圍繞全文創新點,詳細闡述如何将兩種理論合理結合以解釋東亞區域生産貿易網絡成因;

可以通過數理建模、統計分析、運用投入産出表進行分析等方法對理論假設進行檢驗,文章寫作不必拘泥于實證檢驗的思路。

最後,黃利春老師彙報了題為《基于質量視角的家電産業集群升級——以順德為例》的論文。這篇文章以黃老師參與課題、深入企業調研的經曆為基礎,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對産業集群升級可行路徑進行分析。各位參會老師首先對案例分析這一形式表示了肯定。

老師們認為這一篇文章已經擁有了較為完備的邏輯思路,但是在内容和文字組織方面需要完善。

經過激烈的讨論,參會者建議文章中需要明确“質量”這一關鍵詞的度量方法和實際意義。同時,老師們還建議在文章寫作中盡可能按照如下思路完成:在理論分析後,集中讨論順德地區家電行業的質量測度方法;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展示質量提升的效果;以這些實例分析為基礎,提出行業生産質量提升的具體機理;最終全文落腳于産業集群實現質量升級,并帶動集群升級的具體路徑。

本次南粵經濟坊活動,有效的促進了各位老師間的學術交流,為各位老師論文的修改與完善提供了多種可行建議。與會老師也希望,這種形式的讨論希望能夠堅持下去,并已有三位老師預約下期參加論文的彙報。帶着這些收獲,工作坊本次活動圓滿結束。

 

版权所有: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學院辦公室2319 聯系方式:020-37216231  郵編:51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