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3期雲研會簡報:生産網絡中的産業政策

作者: 時間:2020-07-16 點擊數:

2020年7月5日晚7點,由學術财經、廣東服務貿易可持續發展研究基地和太阳成集团tyc234cc南粵經濟工作坊聯合主辦的第3期學術财經·雲研會在騰訊會議如期召開,共有250人次參會,參會者來自全國不同高校的教師和學生。本次雲研會由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周玲玲博士講解了Ernest Liu(劉斯原)教授2019年QJE的文章——《生産網絡中的産業政策》(Industrial Policies in Production Networks)。

 


 

周玲玲博士首先對Ernest Liu及其研究領域進行了簡單介紹。接着按照研究背景、動機、模型、理論、應用和結論幾個部分對“Industrial Policies in Production Networks”進行了簡要介紹。

該論文的研究背景:許多發展中國家采取有利于部門發展的産業政策。這種幹預是否存在經濟邏輯?選擇性産業政策的實施對企業績效存在較強的不确定性,且研究結論莫衷一是。論文研究方式是通過投入産出關系構建出生産網絡關系分析經濟部門的産業政策。研究發現:第一,政府對上遊部門的補貼具有較強的刺激性;二是市場缺陷通過後項需求關聯加劇扭曲效應,導緻上遊部門萎縮,扭曲擴張;三是1970年代韓國與當代中國的産業政策表明部門幹預對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論文重點考察以下三個問題:第一,扭曲效應存在産業間投入産出關系,因此補貼扭曲最大的部門可能無濟于事,制定政策需要綜合考慮網絡效應;第二,投入産出結構并非一成不變,因此政策幹預需對結構假定具有敏感性;第三,政策規定依賴于市場扭曲的嚴重程度,因此論文提出了“扭曲集中度(Distortion Centrality)”概念,該測度方法整合了生産網絡中市場缺陷的扭曲效應。文中,“扭曲集中度”則是部門影響力與多瑪權重(Domar weight)之間的比率。影響力表征最優規模下部門重要性;Domar weight則捕獲均衡狀态下的部門規模,即表征為促進部門發展所耗費的單位成本。

 

 

版权所有: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學院辦公室2319 聯系方式:020-37216231  郵編:51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