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基本情況
黃利春,研究生學曆,管理學博士,經濟學講師。2005年進入太阳成集团tyc234cc工作至今,多年來一直從事産業與區域經濟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持省級課題2項、廳級課題2項、校級課題2項、學院課題2項、橫向課題2項。在《産經評論》、《廣東社會科學》等國内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十餘篇。
教育學習背景
[1]2008.09—2014.12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産業組織與管理),管理學博士;
[2]2002.09—2005.07 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人文地理學專業,理學碩士;
[3]1996.09—2000.07 北京師範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系,地理學專業,理學學士;
研究範圍
區域經濟、城市規劃、鄉村振興、産業規劃
主持的研究課題
[1]省級課題: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共建課題:廣州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研究(2023GZGJ20)。
[2]省級課題:“互聯網+”背景下應用型本科《區域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411),廣東省教育廳,2020年。
[3]廳級課題: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廣東省城鄉産業融合發展機制與對策研究(2021WTSCX063),廣東省教育廳,2021年。
[4]廳級課題:信息化背景下課程教學改革(PROJ1007419151855259648),廣東省教育廳,2018年,
[5]校級課題:珠三角城鎮群産業布局優化研究,太阳成集团tyc234cc,2014年。
[6]校級課題: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區域經濟學教學改革探索,太阳成集团tyc234cc,2019年。
[7]學院課題:學院課題:基于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區域經濟學》教學改革探索,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2019年。
[8]學院課題:擁抱互聯網,上好專業課——區域經濟學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2020年。
[9]橫向課題:濠江區“十四五”規劃實施中期評估服務項目(合同編号:GDUFKY2023(013)),汕頭市濠江區發展和改革局,15萬元。
[10]橫向課題:廣東省電子煙消費狀況及零售市場調研項目(合同編号:GDUFKY2022(011)),暨南大學,2萬元。
發表的學術論文
[1]黃利春. 廣東智能家電産業集群升級研究 [J]. 科技與金融, 2023, (10): 26-32.
[2]黃利春.鄉村振興戰略下的城鄉産業融合發展——“民宅合作社+微度假”模式探索[J].金融經濟學研究(增刊),2023(07):91-98.
[3]黃利春,梁琦.基于質量變革視角的産業集群升級路徑研究——以順德世界級家電産業集群為例[J].産經評論, 2021,12(01):104-114.
[4]黃利春.基于慕課的本科課程混合教學模式研究——以微觀經濟學為例[J].金融經濟學研究,2021(07)增刊:89-97.
[5]黃利春,李豔.信息化背景下的經濟學課程混合教學模式研究[J].教學與研究,2021(24):352-353.
[6]黃利春.應用型本科《區域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教師,2021(25):264-265.
[7]黃利春.要素集聚、産業體系與産業空間結構[J].桂海論叢,2017,33(03):55-61.
[8]黃利春,李豔.城市規劃編制專項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X市為例[J].财政科學,2016(08):121-128.
[9]梁琦,黃利春.要素集聚的産業地理效應[J].廣東社會科學,2014(04):5-13.
[10]梁琦,黃利春.要素集聚、産業時空變動與城市層級體系[J].城市與環境研究,2014,1(02):13-24.
[11]黃利春,梁琦.要素流動與廣東制造業的空間變動[J].中大管理研究(已更名為《管理學季刊》),2013(04):34-55.
[12]黃利春.要素集聚、産業升級與城市轉型——以南莊鎮為例[J].廣東經濟, 2013(02):29-33.
[13]黃利春.要素集聚視角下廣東“雙轉移”的效應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12(11):43-45.
[14]黃利春.産業集聚、産業轉移與産業升級[J].江蘇商論,2011(01):124-126.
[15]黃利春.歐盟一體化對珠三角一體化的啟示[J].廣東經濟,2010(07):34-39.
[16]黃利春.淺談旅遊地形象營銷[J].經濟研究導刊,2009(18):147+194.
[17]梁琦,黃利春.馬克思的地域分工理論、産業集聚與城鄉協調發展戰略[J].經濟前沿(已更名為《産經評論》),2009(10):10-14.
[18]黃利春.珠江三角洲産業集群的升級與生态化發展[J].現代鄉鎮,2008(09):24-28.
[19]黃利春.珠江三角洲人力資源開發與可持續發展[J].特區經濟,2007(12):46-47.
教學經曆
自2007年由行政崗轉為教師崗成為太阳成集团tyc234cc的專任教師以來,先後在校本部、肇慶校區、清遠校區承擔多門課程的教學任務,授課學時總數超過四千節,教授學生人數超過五千人。在做好課堂教學工作的同時,積極參與教學改革與創新,參與建設的課程《趣修經濟學(微觀篇)》(排名第四)、《微觀經濟學(雙語)》(排名第三)均入選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課程,教學成果《教學相長,“慕”“課”共進——“互聯網+”經濟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排名第二)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和校級成果一等獎。
主講課程
[1] 區域經濟學
[2] 微觀經濟學
[3] 宏觀經濟學
[4] 西方經濟學
[5] 城市經濟學
[6] 趣修經濟學
[7] 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
[8]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主要獎勵情況
[1] 2020年,主持的項目“基于多平台聯動的《區域經濟學》在線教學實踐”(負責人),獲廣東省本科高校在線教學優秀案例(課程類)一等獎。
[2] 2022年,參與的課程《微觀經濟學(雙語)》(副高組,排名第二),獲第二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廣東分賽暨廣東省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二等獎。
[3] 參與的項目《教學相長,“慕”“課”共進——“互聯網+”經濟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排名第二),2019年獲太阳成集团tyc234cc第四屆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20年獲第九屆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4] 2016年,參與的項目《國際貿易地理》(排名第三),獲評廣東省高等學校“青年教師信息化新課堂”計劃優秀試驗課。
[5] 2016年,撰寫的論文《要素集聚的産業地理效應》(排名第二)(發表于《廣東社會科學》(2014年第4期))獲第四屆廣東省期刊優秀作品評選二等獎。
[6] 2012年,主筆編寫的《廣佛肇經濟圈産業轉移與産業升級路徑研究報告》(排名第二),獲肇慶市2010-2011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研究報告類)一等獎。
指導學生情況
平均每年指導學生寫作本科畢業論文、專業實習報告、社會調查報告各近10篇,另外指導學生參加多項社會實踐項目,其中有4項獲省級立項。
[1] 2020 年,指導學生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基于用戶粘性的知識付費産品競争力研究——以網絡課程為例》,獲省級立項。
[2] 2019 年,指導學生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混合式學習方式研究——以學習通為例》、 《廣州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定位與作用研究》,獲省級立項。
[3] 2018年,指導學生項目《跨境電商的物流融資授信研究》,獲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立項省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