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人簡介
陳柏福,經濟學博士(博士後)、經濟學教授(2020年12月—至今),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碩士研究生導師、太阳成集团tyc234cc文化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1999-2003年畢業于湖南師範大學商學院經濟學專業,獲經濟學學士學位,2003-2006年畢業于湖南師範大學商學院産業經濟學專業,獲經濟學碩士學位,2009年6月畢業于湖南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國際貿易學專業,獲經濟學博士學位,2016年4月于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理論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出站。曾擔任湖南師範大學文化産業管理系主任。
目前為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中國文化産業管理專業委員會理事、湖南省洞庭湖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研究會理事、湖南文化創意産業研究中心專家庫成員。主要研究領域為文化經濟與貿易、國際商務、産業經濟與組織、新制度經濟學、文化産業管理;在人民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等出版學術專著6部;在《中國工業經濟》《中國軟科學》《經濟社會體制比較》《經濟地理》《編輯學報》《中國文化産業評論》《Human systems management》等國内外刊物上發表論文60餘篇;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一般項目1項、湖南省社科基金1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1項、湖南省科技計劃一般項目1項,湖南省教育廳優秀青年項目1項、湖南師範大學哲學社會科學青年學術骨幹培養計劃項目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4項(其中,以第一參與人身份參加2項),主持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四五”規劃2024年度一般項目1項。曾兩次獲得校級教學優秀獎,兩次獲得省級學會優秀論文獎。指導本科生榮獲2018年“創青春”浙大雙創杯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銅獎、2018年“挑戰杯·創青春”廣東大學生創業大賽金獎、“第二屆國際供應鍊建模設計大賽——精英賽本科組三等獎”。
二、科學研究科研成果
(一)主要研究領域
數字經濟與文化貿易、國别商務經濟分析、國際文化管理、國際商務理論與政策
(二)論文、著作、專利、獲獎
1.王海蘭, 陳柏福:《釋放語言數據要素價值 推動新質生産力發展》,《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年第6期,同時被《新華文摘》2025年第3期論點摘編500餘字(論點摘編題名為“充分發揮語言數據要素的乘數效應”)。
2.董石桃、翁宇陽、陳柏福(通訊作者):《工具結構和産業發展:政策工具視角下中國區塊鍊政策的文本分析》,《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21年第2期。
3.陳柏福、劉瑩:《我國對外文化貿易競争力狀況分析——基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核心文化産品貿易的比較》,《湖湘論壇》,2021年第1期。
4.陳柏福、劉舜佳:《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非物化型技術空間逆向溢出效應研究》,《中國軟科學》(CSSCI源刊、管理類權威期刊),2019年第6期。
5.陳柏福、鄧子璇、楊建清:《改革開放40年以來我國對外文化貿易政策變遷研究》,《中國軟科學》(CSSCI源刊、管理類權威期刊),2018年第10期。
6.陳柏福、龔滔:《湖南文化産業“開放崛起”的建議》,《決策參考》(湖南智庫成果專報), 2017年第24期,已獲時任湖南省副省長批示。
7.陳柏福、楊輝.《“互聯網+”背景下文化産業商業模式研究》,《湖南商學院學報》, 2017年第3期,同時被《新華文摘》2017年第19期論點摘編600餘字。
8.陳柏福:《文化經濟學理論研究與展望》,《求索》(CSSCI源刊),2016年第5期。
9.陳柏福、王蕾:《中國文化産業政策嬗變的新制度經濟學研究》,《中國文化産業評論》(CSSCI來源集刊),2015年第1期。
10.陳柏福,黃少安:《語言産業、文化産業與我國語言産業戰略》,《中國文化産業評論》(CSSCI來源集刊),2013年第2期。
11.陳柏福:《我國文化貿易及其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中國文化産業評論》(CSSCI來源集刊),2012年第1期。
12.陳柏福:《中國英文版科技期刊的出路:走向國際化》,《編輯學報》(CSSCI源刊,湖南師範大學校定A類權威),2011年第3期。
13.陳柏福.《我國産業結構變動對經濟周期波動影響的實證分析》,《經濟地理》(CSSCI源刊,湖南師範大學校定B類權威), 2010年第12期。
14.劉茂松,陳柏福:《論柔性契約與壟斷結構企業模式》,《中國工業經濟》(CSSCI源刊,湖南師範大學校定A類權威), 2006年第5期,導師為第一作者。
15. Yangchun Xiong, Baifu Chen(corresponding author). Evolutionary strategies in live-streaming e-commerce: A four-player game model analysis[J].Human Systems Management, 2025,44(4) :661-678.
16. 陳柏福 著:《我國經濟周期波動與産業結構變動的關聯性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全國百佳出版社),2011年3月版。
17. 陳柏福 著:《我國文化産業“走出去”發展研究——基于文化産品和服務的國際貿易視角》,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全國百佳出版社),2011年11月版,已于2014年4月修訂出版。
18. 陳柏福等 著:《 “互聯網+”時代文化産業商業模式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8年1月版。
19. 陳柏福等 著:《東莞電氣機械行業質量與品牌建設研究》,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全國百佳出版社),2019年7月版。
20. 陳柏福等 著:《 “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國對外文化貿易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權威出版社),2024年8月版。
21. 陳柏福等 著:《文化産業與旅遊産業的融合與創新發展研究:基于新型城鎮化背景》,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24年12月版。
(三)主持的項目
1.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一般項目《“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對外文化貿易發展趨勢及優化路徑研究》(編号為18BH148),已結項。
2.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項目《我國經濟周期波動與産業結構變動的關聯性研究》(編号為09YBB269),已結題,成果鑒定為優秀。
3.主持2012年度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信息化時代模塊化産業組織柔性契約網絡治理模式研究》(2012M510984),已結項。
4.主持湖南省科技計劃一般項目《後危機時代湖南文化創意産業集群發展研究》(2012FJ6029),已結項。
5.主持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四五”規劃2024年度一般項目《廣州數字文化産業高質量發展研究》(課題編号:2024GZYB60)。
6.主持湖南省教育廳優秀青年項目《“兩型社會”建設背景下長株潭城市群文化創意産業集群發展的理論與實證研究》(14B108),已結項。
7.主持湖南師範大學優秀青年學術骨幹項目《媒介融合時代文化創意産業的業态變革、組織創新與赢利模式研究》(12XGG06),已結項。
三、學生培養
(一)主講課程
講授《國商專業論文寫作》《國際商務》《跨國公司概論》《國際服務貿易》《國際貿易實務A》《創業基礎》《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等本科課程。講授《文化産業經濟學》《文化産業方法論與論文寫作》《文化産業組織與新業态研究》等研究生課程。
(二)教學論文、教材
1. 陳柏福、鄧子璇、楊建清:《改革開放40年以來我國對外文化貿易政策變遷研究》,《中國軟科學》(CSSCI源刊、管理類權威期刊),2018年第10期。
2. 陳柏福、楊輝、伍宣霖:《中國文化産業創新發展》,《海派經濟學》(CSSCI來源集刊),2018年第3期。
3. 陳柏福、楊輝:《中國文化産業評論》十三年:一段重要的中國文化産業學術史——《中國文化産業評論》十三年學術統計分析,《中國文化産業評論》(CSSCI來源集刊),2017年第1期。
4. 陳柏福、楊輝:《“互聯網+”呼喚新的文化産業商業模式(論點摘編)》,《新華文摘》(論點摘編),2017年第19期。
5. 陳柏福、楊輝、伍宣霖:《馬克思主義文化哲學與中國文化産業創新發展研究》,榮獲2016年湖南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加大經濟學建設創新”專題研讨會論文一等獎,湖南經濟學會、湖南市場學會,2016年12月。
6. 指導本科生榮獲2018年“創青春”浙大雙創杯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銅獎、2018年“挑戰杯·創青春”廣東大學生創業大賽金獎
7. 指導本科生榮獲“第二屆國際供應鍊建模設計大賽——精英賽本科組三等獎”。
(三)指導學生
目前已指導碩士研究生5人,合作發表論文10餘篇,其中在《中國軟科學》《海派經濟學》《中國文化産業評論》等CSSCI期刊(含集刊)發表學術論文3篇,另被《新華文摘》論點摘編1篇。培養的碩士研究生進入華中師範大學、湖南師範大學、深圳大學攻讀博士學位3人,目前已畢業研究生在東莞理工學院、貴陽人文科技學院等高校任教,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在浏陽市文化産業園管理委員會工作。
四、招生方向
包括數字文化貿易、國際文化管理、國别商務經濟分析、國際商務理論與政策等。通過2-4年的培養,使學生具有符合自身個性的良好品格和積極進取精神;具有較強的時間管理能力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态度;具備較強的問題分析能力、數據處理能力和寫作以及表達溝通能力。碩士研究生畢業時具備比較獨立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較好的文字表達能力,具備在涉外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和社會組織等從事相關工作的能力。
五、招生要求
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在外文翻譯與閱讀方面具有比較優勢。
六、聯系方式
郵箱47-175@gduf.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