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8日上午,第九期南粵經濟工作坊活動在經貿學院2317會議室順利舉行。本次活動内容包含學習經驗交流和論文交流讨論兩個環節,劉曼琴老師帶來了學習經驗分享與論文彙報,梁濤老師則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兩篇論文。講座由經貿學院李文秀副院長主持,多名來自經貿學院老師參與了本次工作坊活動、積極參與學習經驗交流,同時圍繞彙報論文展開了積極讨論。
簡單回顧往期活動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後,本次工作坊活動正式開始。劉曼琴老師首先分享了2018年05月24日—05月27日在北京參加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人才戰略研究所主辦的“行為與實驗經濟學及實驗方法、實驗設計技術與應用”培訓學習的收獲與感想。簡單介紹了培訓期間的學習安排後,劉老師詳細介紹了學習期間的重要收獲——如何設計實驗及相關指标,并和大家分享了培訓期間獲得的行為經濟學研究最新資料、相關研究數據和發表論文統計。圍繞行為經濟學的發展現狀與未來可能展開研究方向,參會老師展開了積極讨論,加深了對這一經濟學前沿研究領域的理解與認知。最後,李文秀副院長鼓勵大家要積極走出學校,參與各種學術讨論、學習班,擴展自己的學術眼界,積極接觸最前沿的研究方向,為自己的學術研究增加生命力。同時,李文秀副院長還建議各位老師可以積極利用課題,參與課題調研,獲取直觀的一手數據,這不失為獲得有效數據的一種可行
在之後的論文彙報環節,首先由劉曼琴老師彙報,論文題為《城市垃圾違規抛投會大量發生嗎——基于社區環境的演化博弈分析》。這篇論文在此前的經濟坊活動中已經進行過彙報,這次主要就修改中遇到的問題以及新增内容進行介紹。圍繞論文,與會老師積極讨論,大家首先最關心的問題是,如何将文章的政策建議寫的圓滿。為此,與會老師建議将論文政策建議具有指向性,避免差異政策;同時可以細化政策實施路徑,豐富文章政策建議。此外,針對論文寫作,老師們還建議在文章題目中加入“強規制、弱監管”作為定義,突出文章研究主題。同時還建議劉老師在以下幾方面完善全文:整理文章背景部分,做到開篇點題且研究邏輯清晰;進一步增加理論梳理部分;在運用博弈論分析前對模型假定進行系統描述,保證文章的科學、規範性。
之後,梁濤老師彙報了兩篇論文。第一篇論文題為《人民币國際化背景下跨境資本流動的驅動因素研究》,梁老師提出了自己在研究和寫作過程中的發現和遇到的問題。各位參會老師圍繞這些發現和問題,展開了積極讨論。針對梁老師提出的“人民币國際化本身是影響跨境資本流動的一個因素”這一問題,老師們建議将人民币國際化理解為一個變化的節點或進程,研究人民币國際化影響跨境資本流動的途徑,這樣能夠更好的理順研究思路。同時老師們還指出,文章研究中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如何界定人民币國際化。因為缺乏官方說明或是相關的權威指标,人民币國際化的界定較為困難。參會老師建議梁老師此後查閱更多文獻,尋找可借鑒的有效參考文獻。同時考慮以人民币國際化過程為研究切入,分析這一進程不斷深化帶來的影響。

結束這篇論文的讨論後,梁濤老師繼續分享了第二篇論文,題為《強勢美元周期下的“二元悖論”與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選擇》。圍繞這一論文,老師們也展開了積極的讨論。介于研究中沒有強調具體的時間,建議将論文題目中“周期”這一詞語删除;同時調整文章标題,将“二元悖論”這一概念放入副标題,闡述為二元悖論在中國經濟中适用性。同時将文章研究範圍聚焦于貨币政策,深入讨論。同時。考慮到已有大量文章關注相似問題,進行實證分析難以創新,建議梁老師重點闡述影響機制,将文章的理論部分進行細化,以突出研究的研究特色與創新。

本次南粵經濟坊活動,有效的促進了各位老師間的學術交流,為各位老師論文的修改與完善提供了多種可行建議。帶着這些收獲,工作坊本次活動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