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5日上午9:00-12:00第十期南粵經濟工作坊在經貿學院會議室2317順利舉行。本次工作坊邀請到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經濟學博士倪紅福作“經濟學研究方法及其在論文中運用”演講,會議由經貿學院副院長李文秀主持,科研處處長楊公齊出席了會議,經貿學院的多名師生參與了本次活動,積極參與了論文寫作交流。
首先,倪紅福副研究員從四個方面:方法、寫作、投稿以及案例逐步展開讨論。
一、方法——道術論,“道”,指的是問題,事物的本質以及方向,來源于對社會的感知、熱點和學術論文;“術”,指的是研究方法,實證方法,來源于基礎知識等。倪研究員認為認知模式有三種:一是直覺思維,像詩人般;二是邏輯思維,運用邏輯學,像亞當斯密和馬克思等經濟學大家;三是實證思維,例如波普的科學論,類似工匠用數據來說明解決問題。具體的經濟學研究方法有:一是演繹、歸納;二是實證研究和規範研究;三是綜合各種學科,比如社會學、管理學、數學以及計算機等;四是要側重經濟學含義。
二、寫作——八股文,主要是:(1)問題意識,關注國家重大問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再就是多看學術論文,尤其是NBER、IMF以及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的工作論文,把握研究前沿;(2)資料積累,多寫學術筆記,把論文的觀點、方法、不足以及創新點記錄下來;(3)方法積累,把自己領域的經典數學研究方法弄清楚;(4)正式寫作,從選題、文獻和數據、模型和實證等一步步推進,按引言、文獻綜述、理論模型和方法、實證結果和讨論、結論和進一步研究方向來完成初稿。最後倪研究員還建議多多參加讨論班和學術會議,這對于修改論文很有幫助。


三、投稿——三部曲,分為三個部分:(1)要注重提高投稿的準确性和有效性,仔細研究同一類型不同刊物的辦刊特點等;(2)權威期刊初審完美蛻變:從0到1,嚴格按照期刊的基本格式要求,題目應該具備較強的學術性,語言精練,主題突出,亮點分明;(3)權威期刊論文脫穎而出的最後一公裡——談審稿意見回複的藝術,充分尊重審稿人意見,禮貌謙虛,不遺漏任何一個意見,逐條回複,盡可能詳細和具體,态度認真。
四、案例——大滿貫,最後倪研究員和我們分享了他最近幾篇論文從選題到最後發表的整個過程,強調了論文一定要“寫”的重要性,提倡閱讀經典文獻和做學術筆記。
會議的最後,倪紅福副研究員還報告了自己的一篇工作論文“全球價值鍊和企業位置測度分析”,将論文與之前講的方法對應結合起來,使得在座師生收益匪淺。楊公齊處長、李文秀副院長以及參會成員對倪紅福副研究員無私的分享表示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