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江論壇分論壇二:數字金融與金融科技(二)

作者: 時間:2023-12-12 點擊數:

 

劉彥初教授發表了主題為Teaching Economics to Machine的演講,探讨了機器學習在經濟學中的應用,以及如何通過機器學習來解決經濟學中的問題。

 

韓雷教授發表了主題為反腐敗與企業金融化的演講,以十八屆中央巡視作為準自然實驗構建多時點雙重差分模型探讨了當下中國腐敗“幫助之手”效應是否存在;反腐敗的規制作用如何影響企業金融化;不同企業受到腐敗的作用是否有所差異等問題。

 

王佩博士發表了主題為具有保費返還條款和錯誤定價的DC型養老金時間一緻均衡策略的演講,探讨了保費返還條款、保費累積利率、股票錯誤定價和部分信息對DC型養老金時間一緻均衡策略和均衡有效前沿的影響。

譚小芬研究《金融開放與企業投融資期限錯配——基于外資銀行管制開放的準自然實驗》支出:(1)外資銀行進入可以延長企業的貸款期限,有助于緩解企業的投融資期限錯配.2)影響機制包括客戶争奪渠道和監督溢出渠道。分别強化了長期債務的争奪效應、從而弱化短期債務的治理效應。兩種渠道都降低了企業的投融資期限錯配,總體來看,客戶争奪效應起主導作用。(3)除此之外,外資銀行進入也會通過監督溢出渠道降低企業的代理成本和經營風險。(4)異質性分析表明,在非國有、長期融資約束嚴重、所在地法律制度良好的企業中,外資銀行進入對投融資期限錯配的緩解作用更加明顯。

楊小欣在報告《校友網絡、基金經理離職與投資行為》中認為:(1)豐富的校友關系網絡可以降低基金經理的解雇風險。校友網絡作為一 種社會資本,對于聲譽水平低的經理以及在解雇風險更高的熊市作用更大 (2)基金經理過往業績越好、吸引外部資金流越多,其被動離職概率越低 (3)校友網絡弱的基金經理會采取更冒險的投資風格,通過窗飾行為來誤 導投資者的程度越高,所持股票的彩票特性也會更高,這些行為都會損害投資者利益 。(4)本文未能證實校友網絡資源豐富的經理會帶來顯著正收益或更多流量, 因此校友網絡能降低基金經理離職風險很可能是源于網絡中成員的互相偏愛 。(5)校友關系網絡并不能有助于基金經理的晉升,隻有當基金經理面臨職業生存威脅時,發揮類似保險的作用。

許毓坤的《美國貨币政策對中日金融周期的時變影響研究:确定和不确定信息的預期視角》研究發現:美國貨币政策變化與中日金融周期波動存在時變相關性;預期渠道是美國貨币政策外溢的重要渠道之一,不确定信息尤其是經媒體傳播的不确定信息對中日金融周期影響顯著,其沖擊方向、響應程度會随金融經濟環境發生明顯改變;中國金融周期受沖擊時較日本表現得更具穩定性。結論除拓展了美國貨币政策外溢渠道的研究外,相關分析沿着“盧卡斯批判”的思路也為加強宏觀審慎政策預期管理應用研究做出有益的探索。

 

 

 

版权所有: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學院辦公室2319 聯系方式:020-37216231  郵編:51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