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服務貿易可持續發展研究基地

作者: 時間:2024-10-20 點擊數:

基地負責人:李文秀 教授

基地總顧問:乃華教授  魏作磊教授  汪前元教授   陳柏福教授   範香梅教授

方向負責人:劉豔教授   吳立軍副教授   倪紅福副研究員

廣東服務貿易可持續發展研究基地是2020年2月獲批的2019年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基地主要圍繞“服務貿易可持續競争力”、“ 區域服務貿易自由化與可持續發展”和“服務貿易可持續發展的金融支持體系”這三大領域開展研究,研究基地以提升服務貿易可持續競争力、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和廣東自由貿易區發展為引領,緻力于服務貿易理論創新與前瞻性應用研究,聚焦廣東省服務貿易發展的實際及差異化政策需求,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格局中,為廣東外貿強省建設出謀劃策。多年來,研究基地在全球價值鍊、服務貿易與産業競争力等諸多研究領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研究基地成立以來,在國際SSCI、SCI一區、二區收錄期刊以及國内《經濟學家》《财貿經濟》、《中國軟科學》、《國際金融研究》等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30餘篇;出版學術著作3部;國家級課題立項6項;橫向課題10餘項,橫縱向科研經費100多萬元;開展暑期夏令營和短期課程班各1次。

 

研究方向一:服務貿易科持續競争力

在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和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戰略格局中,不僅探讨廣東省服務貿易競争力提升問題,更是前瞻性研究廣東省服務貿易可持續發展競争力,構建分類合理、數量合适、方法創新的服務貿易可持續發展競争力評價指标體系,力促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的協調發展,完善雙輪平衡驅動格局。該研究方向的研究結論,為廣東省保持外貿大省和經濟強省的地位,提供相關理論分析和短闆識别,為地方政府供給服務貿易政策和體制機制創新提供理論導引。

研究方向二:服務貿易自由化與可持續發展

運用産業内貿易理論和競争優勢理論,以廣東省區域服務貿易自由化的經濟行為及由此産生的經濟活動及其影響為研究對象,重點關注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東省自貿區服務貿易自由化的現狀、路徑、效應,落腳在體制機制創新上。本方向将從區域服務貿易自由化的理論基礎入手,剖析廣東省服務貿易自由化的現狀與路徑,并在此基礎上以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東省自由貿易區為例,從理論與經驗雙層面探讨粵港澳和廣東省自貿區服務貿易自由化的經濟效應,同時在全國最新一輪服務業對外開放背景下,本方向嘗試為進一步優化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和自貿區服務貿易體制機制創新的政策與實踐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議。

研究方向三:服務貿易可持續發展的金融體系

在金融供給側改革大格局下, 結合服務貿易具有無形性、不可存儲和即時性的特點,利用一帶一路大環境下創新跨境服務貿易融資的新模式。建立服務貿易的大數據平台,加強數據的行業标準化和确保交易平台數據的真實性以及可靠性。在完善服務貿易數據平台建設的基礎上,根據供應鍊網絡不同節點上的需求設計具有授信支持、結算、理财、政府補貼等功能性綜合跨境金融服務平台。在金融創新的支持下,研究服務貿易結構性調整及業務創新的可能範疇。前瞻性研究廣東省區域服務貿易金融支持地方支持體系。該研究方向的研究結論,為廣東省地方特色服務貿易可持續發展的金融體系的确立,提供企業服務貿易金融需求分析基礎,供應鍊金融産品設計方案以及大數據跨境分析和背書,最終與當地金融機構的合作建立風險控制和監控體系,為地方政府制定金融産業和貿易服務融合的政策提供綜合性、動态及時的導引。

 

版权所有: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學院辦公室2319 聯系方式:020-37216231  郵編:510521